-  韩秀丽;王雪;
基于山东省西部县域626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探究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对缓解家庭多维贫困状况的实际影响效果。研究表明:宅基地退出可以增加农户收入,减轻其多维相对贫困状况且对农户各维度贫困的减贫效应存在差异,劳动力非农转移在宅基地退出与多维减贫之间起中介作用。应完善宅基地退出政策,促进农户合理、有序退出农村宅基地,同时减少各类干扰阻力因素,制定规范统一、科学完善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落实多元化补偿机制。
2025年05期 v.34;No.172 2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2K]  - 凌晓宇;杨治辉;
基于2015—2024年中国A股创业板和原中小板的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跨省异地投资对中小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跨省异地投资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结果表明跨省异地投资对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的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更为显著;机制研究表明跨省异地投资通过增加媒体关注度、缓解融资约束以及减弱管理层短视主义3种途径来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同时发现股票流动性在这一关系中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
2025年05期 v.34;No.172 33-4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2K]  -  程春;
数字化情境下,企业经营的环境越来越动态,双元创新协同成为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本研究引入中介变量组织韧性和调节变量数字化能力,探讨双元创新协同对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运用层级回归法和Bootstrap方法对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双元创新协同对可持续发展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韧性在双元创新协同与可持续发展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数字化能力不仅正向调节双元创新协同与组织韧性之间的关系,而且正向调节组织韧性在双元创新协同与可持续发展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正确发挥双元创新协同的积极作用,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管理启示。
2025年05期 v.34;No.172 4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4K]  - 郑准;姚蓉;张凡;
基于联合国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2007—2022年的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考察中国环境产品贸易网络的时空演化特征,并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定量研究中国环境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07—2022年间,中国环境产品贸易网络的规模和密度显著提升,度中心性增长11.7%,年均增长率达8.8%,已成为全球环境产品贸易网络的核心节点;从贸易格局看,中国环境产品贸易呈现“双核心”特征,在以中美日为核心的环太平洋贸易组团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以德法意为核心的欧盟组团中市场份额较低,在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展现出增长潜力;实证研究表明,良好的双边关系能够显著降低制度距离对环境产品贸易的抑制效应,国家间互动频率和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产品贸易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025年05期 v.34;No.172 5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1K]  -  董鸣皋;郑鉴;
针对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存储设施选址决策中专家权重与偏好信息的主观性和模糊性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区间值专家信任网络和直觉模糊TOPSIS的群决策方法。首先,针对传统专家信任网络中专家信任度打分用单个实数而造成的信息损失,引入区间值表征专家信任度,并结合改进的PageRank算法,提出一种客观精准赋权法。进而,将该赋权法与直觉模糊TOPSIS结合,构造了一种新的直觉模糊群决策方法。最后,通过一个应急物资存储设施选址的实例说明此方法的可行性,并与已有方法比较,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2025年05期 v.34;No.172 6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7K]  - 宁宇新;胥潇潇;
基于2011—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DID)实证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企业ESG表现,且经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测试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该政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债务成本及提升信息透明度促进ESG改进。调节效应显示,公司治理水平高或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企业政策响应更为显著。异质性分析进一步发现,非国企、非制造业及“两职分离”企业政策效应更加突出。
2025年05期 v.34;No.172 7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